10月18日至19日,中国海洋法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西南政法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海洋命运共同体与海洋法治”,由中国海洋法学会主办、西南政法大学承办。外交部、自然资源部、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中国海洋法学会、海军研究院、大连海事法院、广东省湛江市人民检察院等来自相关部门、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者参会,我院教师邓云成应邀参加了会议并作报告。

10月18日上午,年会正式开幕。开幕式由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梁黎明主持,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欧顺清,重庆市法学会党组成员、秘书长何国锋,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晓君致辞。合影休息后,由中国海洋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海文主持会议。中国前驻挪威大使易先良,海军研究院原专业技术大校研究员任筱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成里京作主旨报告。

10月18日下午,我院教师邓云成在议题为“海洋法规则研究”的分论坛上,以“海岛名称的有效表达及其法律影响初探”为题进行分享。分论坛由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方银霞所长主持,浙江大学邱文弦教授、张海文常务副会长点评并总结 。

10月20日至21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召开倒计时以及海南自贸港即将封关运作的关键节点,“从承诺到落实:COP进程中的海南行动”大会在海南保亭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国际组织及中外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的百余位代表,共同探讨气候行动从承诺走向落实的路径与创新实践。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首任特使解振华、欧洲气候基金会主席、COP30欧洲特使图比亚娜出席并致辞。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院、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中欧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瑞典北欧斯安银行、英国建筑研究院、亚洲联合基建董事会、法国Withings公司、以及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多个视角为保亭气候治理与发展建言献策。

会议期间,两场闭门会同步举行,并启动“碳标准互通互认”亚洲区域工作组和“岛屿气候法律研究工作组”,我院教师邓云成在“具有海洋与海岛特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法律保障机制”会议作题为“绿色能源开发与环境资源法律规制的报告。
